嗨~我是紙飛機。離上一篇隔有點久~今年難得參加第二場鐵人賽事,來分享分享!😎
接下來想和你分享:
就臨時想報名這場
依照前幾年的慣例,每年我固定只參加一場鐵人三項的賽事,但今年在完成澎湖IM賽事之後,我破例了(這會變成常態嗎?🤣)!
我完全不是那種瘋狂報名賽事的那種類型,主要是只想專注在一場A級賽事安排訓練週期就好,而且自已的訓練時間也只允許參加一場賽事,這很適合懶懶的我😎。
不過今年的狀況比較特別,下半年我想要參加11月的CTTA鐵人三項C級教練課程,其中報名資格需要完成過CTTA辦的賽事。
正好看到CTTA在9月底,有在宜蘭舉辦全國鐵人三項錦標賽,宜蘭的冬山河剛好我也沒有游過,而且又剛好我正處在工作轉換的過渡期,好像比較多時間可配合(🤔!?),所以就趁這機會就報名這場賽事囉,也順便去宜蘭玩玩~

賽前準備和嘗試
因為是臨時想報名這場賽事,所以也沒特別針對這場賽事有太多的準備,只有前幾週在泳池熟悉一下自由式的定位動作而已。
就體能來說,最近的訓練量應該足以應付的,但賽前偶爾訓練偷懶時,還是被女友虧可能要落到第七名了😭(這次30M只有七位參加),但如果真的上凸台就有另外的獎勵😎。
另外,這次有個不同的嘗試-帶隱形眼鏡比賽。
我玩鐵人三項也大概五年多了,深受近視所困擾!每次游泳上岸到在T1轉換的路上真的很不方便,不能跑太快,而且在轉換區都會弄很久!
然而,之前寧願多花錢買近視泳鏡和運動太陽眼鏡來比賽,是考量到平常沒有帶隱形眼睛的習慣,穿脫隱形眼鏡都要花很多時間,萬一在比賽中遇到需要臨時要穿脫隱形眼鏡的情況,花的時間大概也不用比了🤣
所以,這次在賽前有多多練習穿戴隱形眼鏡,也趁這次的機會適應帶著隱形眼鏡比賽的感覺,再考慮明年CT226有沒有要帶隱形眼鏡。

賽前一天下午,我到宜蘭冬山河旁報到,看到已經有好多年輕小朋友在那邊試游,偶然聽到他們對於味道有不少的抱怨🤣,的確這裡的水質狀況跟台東相較比起來有段差距,難怪大家都說台東的活水湖是最適合鐵人游泳的開放水域~

當天晚上我們就住在冬山河附近的民宿,民宿蓋在田園中是很有鄉村的感覺,但可能當天晚上有下雨的緣故,青蛙們嘓嘓叫High爆整晚,害我們睡的有夠差的,還真的是謝囉😭

游泳有出槌 & 熱熱熱
以下是這次的路線圖,我可能因為游泳準備比較不充分,所以各種情況發生了~(吐舌頭)


🏊♂️游泳賽段
在凌晨賽前的試游,我一跳水撲通下去,馬上發現新泳鏡脫落了!接著立刻踩水戴回泳鏡,又發現右眼看不到了!?好險之前救生員班訓練,這些都是輕易解決,而且這只是試游,可以馬上上岸,重新戴上隱形眼鏡、調整泳鏡緊度就好。
這次游泳出發需要集體站一排跳水出發,這如選手般的待遇重來沒有遇過,可能也是這個緣故,剛開始跳水時大家都擠在一起,害我莫名小緊張🤣,節奏一直旁邊的人影響,不像之前比賽Rolling Start出發可以慢慢照自己節奏來超車。
所以,這場游泳一開始狀態不是很理想,沒有進入游泳的心流狀態,而且水中能見度真的不好(像青草湖都綠綠的),好險這次游泳方向是左去右回,可以稍微看水線確認位置,讓我有餘力調整節奏,直到第二圈才稍微好一點,這次幾乎都是採取保守慢慢遊的節奏,保存更多的體力到後面兩項。

🚴騎車賽段
騎車後狀態就漸入佳績,最近騎車採台都練偏向無氧、VO2max的強度,對於標鐵的追逐的節奏很能適應,基本上都是刷別人過去。
這場也是我是第一次遇到可以輪車的賽事,本來想要自己獨飛到最後的,但是能跟著高速列車一起騎實在太香了,所以中後段還是忍不住有跟了一會兒,不過每次減速迴轉後的起步就拉開距離了,馬上站起來抽車也沒用,康橋的小朋友們實力真的很堅強耶!
過程中共要繞七圈,所以要不斷提醒自己到底幾圈、反覆對車錶的距離,否則很容易少騎,而且到最後幾圈才找到從哪裡彎出騎回T2,一整個蠻鬧的🤣

🏃♂️跑步賽段
到跑步階段狀之後,天氣開始熱爆,很多地方都被太陽直射,而且有好多樓梯要爬,跑步節奏都一直被打亂😫
每當我有想要稍微減速或用走的想法時,就督促自己再稍微撐一下,希望能稍微追回前面游泳花的時間,而且在長也只有10公里而已,很快就會到了~
過程中好險每站補給都可以淋水降溫,也很幸運身上有多帶果膠和鹽錠,讓我有足夠的能量和電解質繼續跑,一直保持穩定的配速。
最後看到終點拱門,就把忍不住往前衝刺,而且看到女友在終點等我,好開心😊~感謝星期五就下班趕來宜蘭、一大早陪我去轉換區幫忙、一路比賽的加油!

讓我意外的是,後來我才得知原來我是M30的游泳、騎車、跑步每項分一,當下我第一時間反應是滿頭問號🤔,那我前面一路匆匆忙忙連滾帶爬是?好吧~儘管這場只有跟7個人競爭,偶爾像這樣上凸台、突破自己的感覺也不錯!之後也讓我會想多報點這種地區的小比賽~


賽後雜記
不管這賽事算是我的B級賽事,但還是有些可以檢討和學習的地方~
像是賽前參加開放水域的課程還是必要的,讓自己更快進入游泳的心流狀態;裝備賽前的測試,免得在真正上場時出狀況;從這次的補給的經驗中學習,讓未來226長距離賽事還可以隨時保持能量(之前澎湖那場226的補給策略真的差到不行…)。
這場原本只是為了報名CTTA教練課而參加的冬山河鐵人賽,意外變成我今年最有收穫的實戰訓練。它幫我測試了隱形眼鏡的可行性、補給的安排、體能在高溫下的穩定性,也讓我重新體會「比賽節奏控制」的重要。
這場比賽雖短,卻像一面鏡子,讓我看見自己在長距離訓練中的不足。回頭看,我不只是完成了一場比賽,而是為明年的CT226,完成了一次真實的總體檢。
整理來說,這場的結果很讓我滿意,也讓我在賽後可以更開心到宜蘭各處去玩,過完最棒的一天~


已經看到這裡的你,不如現在幫我按個小小的喜歡❤️吧!希望大家會喜歡這次的分享,我們下次再見:)

